内容页搜索

一、催青

古代,境内蚕农养蚕,在谷雨前后采用家庭人工暖种,促进蚕卵孵化。如乾隆十一年(1746)《震泽县志》载:“每岁谷雨前后,以帕裹种连置熏笼一宿,谓之打包,继取贴于胸前暖则出……”。家庭人工暖种的方法种种,有的白天放在老人胸前衣服里,晚上放在被窝里,有的放在灶头上。民国9年(19206月,江苏省立育蚕试验所《关于吴江县育蚕调查报告》称:“催青:清明后,或藏人身上,或植棉被内,虽系习惯,危险殊甚。”这些暖种方法,既不卫生,温度又不平衡,很难达到蚕卵胚胎发育的要求,蚕卵孵化很难整齐。“要使蚕种催青达到蚕卵孵化齐一,在春期能与桑叶发芽、桑叶开放程度相适应,一家一户是达不到的,必须把要发给农户饲养的蚕种先集中起来共同按蚕卵胚胎发育的环境条件进行处理,这称之为‘共同催青’。”

民国12年(1923)春,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蚕业推广部派出4名养蚕制丝教员,带着自制的改良蚕种,到开弦弓村选定12户蚕农(其中半数为历年蚕病严重受害户),推广养蚕新技术,组织蚕农共同催青。这是吴江县共同催青的先例。催青前,将催青室充分消毒后,把蚕种分批次入室加温保护,逐日观察种胚发育进程,至蚕卵孵化前夕,将蚕种发给蚕农。《江苏女子蚕校对蚕业改进的事迹介绍纪要》载:“往昔蚕农催青各自为之,把蚕种置于怀抱而暖之,其艰难与不妥可知。自民国13年推广部在开弦弓提倡共同组织后,行集体的合理催青,既便利、又安全。但女蚕校所倡行共同催青时,并无特建的共同催青室,仅由指导员协同择定社里的适当房屋,予以周密的布置,使能保温而又通气,经仔细消毒而后用之。”事实证明,共同催青成绩不小,但面不广,数量少,面广量大的蚕种仍由蚕农自已暖种。后,县内逐步出现私营、政府和学校举办的催青室。民国16年,县内友声蚕种制造场建蚕种催青室,提倡共同催青法。民国23年,县在松陵、震泽各设共同催青室1处,松陵采用高温催青,震泽采用平温催青。民国24年春期,县蚕桑改良区及中心指导所在震泽、严墓两地建共同催青室;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及大有蚕种制造场亦在震泽各设共同催青室1处,共催青蚕种9万余张。蚕桑指导所指导的农户所养的蚕种共同催青不收费。民国36年,吴江县实行蚕种共同催青有偿服务,收取催青费。民国381月,震泽蚕联社有特建催青设备。

新中国成立后,蚕种共同催青一律免费服务。1950年春期,严墓催青室催青蚕种17547张,震泽第一催青室催青蚕种23696张,震泽第二催青室催青蚕种21507.5张,震泽第三催青室催青蚕种4380张。是年,县在坛丘建催青室。以往关于蚕种的集中保护,只用于春蚕种的共同催青,而对秋蚕种未实施过共同保护,往往因蚕农住房环境原因,蚕种易受闷热,影响蚕种孵化率和蚕体的发育,容易诱发蚕病而造成秋茧欠收。1951年秋,苏南蚕业管理局在吴江县实施秋蚕种集中保护试点。是年,华东区苏南合作总社、中国人民银行苏南分行等有关部门在吴江县建催青室1幢。1952年,县蚕桑推广所组织全县蚕种共同催青,共催青65911张,其中震泽第一催青室催青27449张,第二催青室21939张,严墓催青室16523张。1953年春蚕期,尚有部分单干户采用人工暖种。1956年,县在庙港建催青室;公私合营吴江蚕种场开展共同催青。1957年,全县有催青室4处。

196688日,吴江县人民委员会同意震泽催青室重建。1969年,平望催青室建立。20世纪60年代,全县年均催青蚕种4万~6万张。

1976年,七都催青室建立。20世纪70年代,全县年均催青蚕种8万~9万张。

1982年,针对分户饲养后蚕户补催青难度大的情况,县内各催青室采取技术措施,调节温度,做到适熟发种、熟而无苗,使全年4期蚕一日孵化率均超过95%。是年,为适应分户养蚕的新形势,采取两秋(早秋、晚秋)蚕种提早出库的布局,既使分户养蚕能够早养秋蚕,扬缩短叶龄的“长”,又避开晚秋蚕分户饲养容易受寒潮袭击的“短”,促进两秋蚕的高产。1984年,七都催青室启用。19801985年,全县年均催青蚕种12万~13万张;催青加温设备由过去的火缸、火炉改用电热器。

1994年,市蚕桑站在松陵镇永康路新建催青室,全县统一集中催青,原设在6个镇的催青室停止使用。新建催青室加温设备改为空调和电器设备,每年可催青蚕种20万~30万张。

2003年,在吴江经济开发区柳胥西路,新建催青大楼,内设电能自动控制温、湿度设备,每年催青蚕种7万~8万张。春蚕采用常规催青法,夏、秋蚕采用简易催青法。20052006年,平望、震泽、桃源等蚕区镇首次使用骏笛牌JD666E蚕用环境控制器,用于蚕种补催青,一日孵化率提高到99.07%2006年,针对当年蚕种产地多、批次多、来头胚子发育不齐等情况,市农林局抽调业务骨干参加催青,在技术力量上给予有效保障,通过外库低温调节等多种技术处理,调节催青进度,达到统一发种要求。2012年春,针对当年蚕种一个是春用品种,一个是秋用品种,为确保同一时间发种,市蚕桑指导站进行分室催青保护。

二、饲育

(一)收蚁

刚孵出而未饲桑的蚕,体色乌黑,如蚂蚁细小,此时的蚕称为蚁蚕。用鹅毛将蚁蚕轻掸下来,并移到蚕座上的操作过程称为收蚁。收蚁又称摊乌,传统收蚁方法为“桑收法”。清乾隆《震泽县志》载:“……(待蚁蚕孵出后)乃以桃叶或桑叶火炙而揉碎之,掺其上俟其蠕蠕而动,濈濈而食,然后以鹅羽拂之,谓之摊乌……”。

清末民国初,用“羽扫法”收蚁,待蚁蚕出齐,用鹅毛轻掸于收蚁纸上,称重量后置于蚕箔内,待蚁蚕分布均匀后置细糠、细桑叶(俗称呼出桑)。民国12年(1923)框制平摊改良蚕种出现后,为避免羽毛损伤蚕体,“羽扫法”改良为“打落法”,操作时用鹅毛或蚕筷轻击蚕种纸背面,将蚁蚕打落在平纸上,继而置细糠、细叶,给第一回桑。

20世纪50年代初散卵蚕种出现后,收蚁方法改为“棉纸吸引法”,又称“纸包收蚁法”。“纸包收蚁法”的操作方法为:在蚕种进室前,先将一张长方形的深色无毒的牛皮纸或红纸做底,大小为长0.450.6米、宽0.4米,再用同样大小的棉纸做面,打成简易纸包,四边折好压平备用;领种后,打开纸包,将孵熟蚕卵均匀平摊在底纸上,待收蚁当天未感光前,再将棉纸覆盖紧贴于蚕卵上;收蚁时,将细小正方或条形的桑叶撒在棉纸上,约15分钟,因桑叶气味的吸引,待大部分蚁蚕都吸附在棉纸上后,揭开棉纸,反向并移到摊好防干纸的蚕匾内,立即撒出呼出桑;30分钟后,用小蚕防僵粉蚁体消毒510分钟后,即可给桑定座。此法收蚁,蚁蚕不会爬散,蚕体不受损伤,但要注意摊种的纸包事先准备好,棉纸要盖得平,呼出桑要撒得快。

1956年起,为提高收蚁率,防范蚁蚕伤害,全县推广“双网桑收法”。“双网桑收法”的操作方法为:收蚁前感光时,将蚕卵或蚁蚕置于底纸上,在蚕卵上平铺两张网(系1分目小蚕专用网),下层网又叫压子网,网大小与蚕卵在底纸所占面积相当;感光结束后,在网上撒上小正方或条形桑叶;1015分钟后,等到蚁蚕全部爬到网上吃叶时,提起上层网,定座于预先准备好防干纸的蚕匾内,再撒少量小蚕防僵粉,进行第二回给桑,同时将下层网压住的孵壳、孵粒去除,第二回给桑量约为蚁蚕重量的45倍。

1977年起,吴江县催青技术日趋成熟,为防蚁蚕逸散,统一重新采用“纸包收蚁法”,大都做到一次收尽保牢头数,提高一日孵化率,为掌握好小蚕群体发育打下基础。“纸包收蚁法”或“双网桑收法”一直沿用至今。

(二)小蚕饲养

“养好小蚕一半收”是吴江县蚕农宝贵的实践经验。蚕儿一至三龄为稚蚕期,适宜高温多湿饲养。古代,春蚕一、二龄用火缸(火盆)加温,以蚕娘穿单衣感觉冷暖为度调节室温,二眠起不再加温(谓“出火”),喂叶每日68回;加温的燃料有砻糠、木屑、木炭等;湿度不够时在火缸上放水盆。秋蚕期气温较高,注意通风,有用井水降温的做法,喂叶要增加12回。桑叶切成小方块或条形,贮叶用栈条围住,上盖湿布。

自古,吴江地区小蚕均由蚕户自行饲养,无共育之举。民国13年(1924)春,吴江县把稚蚕共育作为推广养蚕新技术的主要措施。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推广部在开弦弓村设点,组织蚕农建立共育室,创行稚蚕共育,共育时期自收蚁开始至三龄,再按各自蚕种量,由蚕农领回继续饲养至蚕上蔟。其优点为能做到饲育条件符合蚕体生理生长需求,专人专管,稳定蚕作,讲究科学方法喂饲、防病管理和操作,以增强小蚕体质,促进健康发育至一定阶段,从而达到成本降低、产量高、茧质好的结果。开弦弓村是江苏省组织稚蚕共育最早的地方。翌年春,稚蚕共育推广到全村,设5个稚蚕共育组,两年后推广到其他乡镇。民国16年,开弦弓村的稚蚕共育引起国外注意,如《支那蚕业研究》载:“在吴江震泽镇新设蚕丝改进社进行稚蚕共同饲育,将从三龄蚕分配给蚕户进行春蚕指导等,其活跃情况惊人。”又说:“中国从过去以来,妇女的住所避免男子进入,习惯上从来养蚕的是妇女,因此,女子巡回指导最为合适。”一些日方报纸惊呼:“中国有一批身穿学生装的女子在农村指导蚕农,促进蚕丝改革,势将为日本之劲旅。”民国19年,全县推行无覆盖普通育。民国234月,在第五区桥下乡,第七区龙前址、陆家浜、北长浜、南港村等处,设立稚蚕共育所5处。民国2425年,县蚕桑改良区先后在第五区的桥下乡,北麻乡及第七区的龙前址、陆家浜、北长浜、南港村、姚园等处,设立稚蚕共育所20余处。

民国29年,日伪当局为加紧榨取,维持战时经济,也标榜复兴吴江蚕桑事业,在震泽等地设稚蚕共育组51处。民国32年,吴江县曾推广稚蚕防干育(防干纸覆盖饲育)。

抗日战争胜利后,一些蚕业合作社恢复。民国36年,全县由46个蚕业合作社组织的稚蚕共育组由70多个增加到162个。

1951年春期,全县有稚蚕共育组308个。1952年春期,全县有稚蚕共育组560个,参加蚕户15605户,占总蚕户数27.5%,共育蚕种26190张,占总张数39.7%;秋期稚蚕共育组41个,参加蚕户296户,占总蚕户数0.98%,共育蚕种265张,占总张数1.05%1953年春期,全县蚕户稚蚕共育组有767个,互助组集体养蚕稚蚕共育组有213个。1954年农业合作化时,农户桑地入社,基本实现稚蚕全面共育(稚蚕共育由蚕桑大队负责,四龄饷食后即交代给蚕桑小队饲养),改变过去无覆盖“普通育”饲养方法,推行“防干纸育”(用涂蜡的牛皮纸覆盖蚕座,以防桑叶干燥),加温采用地火缸。1955年,大庙区有稚蚕共育组148个,参加蚕户2350户,占蚕户总数18.23%,共育蚕种3581.75张;严墓区有稚蚕共育组358个,参加蚕户5273户,占蚕户总数48.31%,共育蚕种699.5张;震泽区有稚蚕共育组136个,参加蚕户3019户,占蚕户总数29.91%,共育蚕种3433张;平望区有稚蚕共育组36个,参加蚕户704户,占蚕户总数11.78%,共育蚕种732张;盛坛区有稚蚕共育组39个,参加蚕户877户,占蚕户总数19.73%,共育蚕种801.5张;城厢区有稚蚕共育组3个,参加蚕户204户,占蚕户总数54.55%,共育蚕种97张。1958年初,县内推行“地火龙加温饲育”。1112日,农业部经济作物局转发吴江县《地火缸型改良地火龙》经验。1959年,湖滨公社红星、长安、五星等大队夏蚕采用“湿布围台育”获得丰收;全县有800个左右的共育组。是年,全县建造地火龙600余条。

1962年农村实行三级所有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后,稚蚕由大队共育,壮蚕由生产队饲育。1963年春,八都公社港口大队防干纸育饲养的瀛瀚×华九,平均张产茧50.65公斤。1964年春,在震泽、八都公社试行稚蚕“炕床育”,并获得成功。炕床仿照北方取暖火炕的结构及加温方法设计,春蚕期能保温保湿,夏秋蚕能防热保湿。各地相继采用“炕床育”。

1972年春蚕,庙港公社开弦弓大队运用炕床高温,防干保湿养小蚕,平均张产提高。各地亦相继效仿。1976年,县内曾试行过小蚕期机械化养蚕,所有设备能自动运转,自控温、湿度,自动切叶、给桑、除沙等,终因成本太高,未能推广。1978年起农村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稚蚕共育由以生产队,专业队为单位的集体联合变为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联合。在由集体联合共育改为个体联合共育的过程中,一度导致稚蚕共育比例下降的情况。后逐步纠正和整顿,共育比例逐步上升。

1980415日,县多种经营管理局下发的《关于春蚕饲养的几点意见》中,对小蚕饲养提出高温、多湿、黑暗、安静环境,合理稀座、合理采选桑叶等要求,小蚕用叶标准为“叶色绿中带黄为收蚁用叶,一龄用叶为淡绿色,二龄开叶为鲜绿色,盛食可采三眼叶顶叶,以适熟偏嫩为好”。是年,吴江县多种经营管理局为克服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稚蚕共育难的问题,探索小蚕饲养新途径,促进小蚕生产专业化,适应分户养大蚕后的新形势,在金家坝、盛泽、南麻、八都公社建立小蚕专业饲养点。1983年,全县推广小蚕店,共开设360个(次),饲养蚕种9694.5张,到小蚕店领种或补种的有31134户(次)。其中庙港乡试办6个小蚕店,向所在生产队蚕农出售稚蚕,小蚕店采用预约登记订种,签订合同,实行“三包”(包每张蚕种稚蚕头数在2万头以上;包稚蚕体质强健无病;包壮蚕技术辅导,张产茧达3840公斤)。稚蚕店能解决缺技术、无设备养蚕户的困难;促进平衡增产,省工省本,养蚕户得到实惠;有利于稚蚕饲养各项指标的实现;稚蚕体质健壮无病,为增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据对这6个稚蚕店售出的168张蚕种的稚蚕成绩统计,平均张产茧44.11公斤,比全乡平均张产高6.52公斤。1984年,吴江县从实际出发,健全蚕桑服务体系,村多种经营服务站或蚕桑服务站重点搞好小蚕共育,根据各户的劳力结构和饲养条件,供应不同蚕龄的小蚕,做到对户不发蚕种,直接供应小蚕。1987年,全县春季实行共育的蚕种占总发种量的81.9%1989年,全县春、晚秋蚕标准化共育率分别为95.4%67.3%

1991年春,吴江县推广苏州蚕桑专科学校研制的管道节能煤炉;全县炕床共育率为80%1993年春,梅堰镇玉堂村、庙港镇民字浜村率先推广自动化电器加温共育;坛丘镇首次引进“蚕宝热”726只。1995年,全市春蚕共育率98.35%,晚秋蚕共育率92.45%1999年底,全县有电加温设备1000余套,春蚕共育蚕种占发种量的41.8%

2000年,吴江市引进稚蚕蚕座电热网加温饲育新技术,应用小蚕双防干育和多喂薄饲技术。2001年,全市春蚕稚蚕共育技术环节上有新举措,引进100套新型家蚕自动化加温补湿器和310套稚蚕电热网(电气化小共育室)。2002年,又引进新型家蚕自动化加温补湿器100余套,小蚕电气化共育水平得到提高。2005年春,平望镇试验推广蚕用环境控制器100套,将稚蚕共育的加温向电器自动化方向发展。19862005年, “防干纸覆盖饲育”,一至二龄采用双防育,三龄用单防育。2006年,吴江市首次引进桂蚕二号新品种,并大面积饲养,为确保在饲养中不出问题,市农林局抽调业务骨干成立3个技术小组,每个小组负责2个镇,进行面对面指导稚蚕共育。是年,平望、震泽、桃源等地推广应用蚕用环境控制器378套。2009年,震泽镇在推广小蚕电热加温补湿技术时,齐心村18组村民小组组长、养蚕科技示范户沈雪英把全组24张蚕种集中到自已家中义务进行小蚕共育。至2012年,吴江境内坚持小蚕共育制度。

(二)大蚕饲养

蚕儿四至五龄为大蚕期,对高温多湿和二氧化碳的抵抗力弱,食桑量大,蚕沙(排泄物)多。稀座、薄饲多喂、饱食是保证丰收的主要关键。饲养密度不宜大,蚕座要宽舒,要防冷防热,室温以25度为宜;喂叶用整叶,要视蚕的食欲,合理喂叶,采用“两头紧(省),中间松(饱)”的方法,克服“硬三餐”饲育,达到良桑饱食的效果;蚕座蚕室经常保持清洁干燥,通风换气;合理使用防僵粉。壮蚕期还要注意大小蚕的问题。

清代初期,县内蚕农在壮蚕期养蚕工具不够时,往往“于地上设蚕仓以代器,俗谓之放地蚕”。

20世纪50年代,吴江县推广大蚕“普通育”或“尼龙薄膜室外育”,实行每日给桑6回,试搞土贮桑室。60年代,吴江县推广大蚕室内平台育、室外大棚养(屋外育)、放地蚕、条桑育。“放地蚕”一般都是在蚕养到大眠以后,将剪回的叶条直接放在地蚕蚕仓上给叶,故又称“条桑育”。给桑时,连叶桑条要一顺一倒地放置,枝条间若有空隙无叶处,要补放短条叶或叶芽,让蚕儿都有自由爬动取食处。

1980年,吴江县推广大蚕大棚育、立体平台育,平台育蚕亦可“条桑育”。夏蚕可用疏芽的芽条“条桑育”;晚秋可用桑树剪梢下来的梢条“条桑育”。

2000年,吴江市引进大蚕斜面条桑育新技术。20022012年,吴江区(市)内继续推广大蚕大棚育、立体平台育、条桑育等大蚕饲养技术。

(三)上蔟

五龄大蚕经过67天便停止食桑,排出大量绿色软粪,胸部透明,身体呈蜡黄色,头部左右摆动时,谓熟蚕。此时,要将熟蚕拣出放到适宜结茧的器具上去吐丝结茧,俗称“上山”。清乾隆《震泽县志》对熟蚕的识别有如下记载,“起后六七日,其不眠不食,口中吐丝缭绕,胫节间莹澈无叶色者,是为熟巧,乃摘而上山;恐其间尚有未熟也,故仍以叶薄铺而偏饲之,名曰贴巧盖”。上山的场所要通风排湿。《齐民要术》记载:“得暖则作速,伤寒则作迟。”意思为蔟室内温度低时要加温,蚕结茧才快,不加温则结茧迟缓。一般蔟室温度24℃,湿度85%为宜。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总结的治丝六字诀——“出口干、出水干”的出口干,意为结茧时用炭火烘,使蚕吐出丝来,随即丝会干燥,经久不坏,而缫时则丝易解舒,这在吴江地区比较流行。清乾隆《震泽县志》记载的“上山之后……雨而寒则贮火棚下,昼夜更相调节,凡二周而熄曰炙山,晴暖则否……”就是这个道理。

宋代及前,吴江地区农村蔟具无定制,一般采用胡椒眼型的蔟箔,上插茅草,再于稀疏处加以无叶竹梢,供熟蚕上山结茧。明代,吴江县“上山”工具为折帚蔟,又称帚头蔟或伞形蔟。其制法,苏州人黄省曾所著的《蚕经》中说:“蔟以稻之草为之。杀疏之,必洁,则不牵丝,乃握而束之。”清代,吴江县内“上山”工具多为墩帚蔟,也是用稻草所制,单个放置可立得住,故称墩帚蔟。《湖蚕述》记述其制法为:“以草纽松松缚之,截其两头,如洗帚状,高尺五六寸(纽以上尺许,纽以下五六寸),围五寸许(以手握之,满握),左手持纽缚处,右手持其下五六寸,扭之使转,则随扭随紧,随扭随开,下如覆碗,上若仰盂……”

20世纪50年代初,吴江县推广草龙蔟,又称蜈蚣蔟、柴龙。制法为将粳稻草删净,切成2125厘米长的蔟枝,匀整地铺在两根细草绳中间,然后绞扭草绳,使蔟枝开展,便成蜈蚣状的“草龙”,其长度随上蔟处放置需要而定,一般3米左右,放置时可以直放,也可以盘放。1953年,全县墩帚蔟上山约占80%,草龙蔟占20%1955年春,开弦乡五星农业生产合作社草龙蔟上山占60%,墩帚蔟上山占40%;全县44695张蚕种,使用草龙蔟上山的为9916.25张,占22.19%1959年,全县实现草龙蔟上山,基本停用墩帚蔟上山。

20世纪5060年代,吴江县对上山技术管理进行规范,要求适熟分批上蔟,草龙蔟上山每平方米360540头,蔟中温度24℃左右,上簇一昼夜后,晴天时尽量开放窗户,流通空气,如湿时要设法排湿,及时拣去蔟中病死蚕。60年代,吴江县蚕农为省工和方便,也有上“地蔟”的习惯,在部分蚕老熟时即把事前备好的草龙蔟放在地蚕蚕座上,让蚕自动上蔟结茧。如1967年春蚕期,铜罗公社推行“挂草龙上山”蚕种600张,占总张数的50%

1975年,吴江县试行搁挂式方格蔟,用小竹竿或竹片结扎蔟片搁挂的办法替代木蔟架,上蔟前在室内预先用竹竿或木料等搭好多层搁蔟架,层距85100厘米。上蔟时,地铺薄膜,蔟片平摊其上,后均匀撒熟蚕在蔟片上,待熟蚕基本爬进孔格后,将蔟片搁挂在搁蔟架的竹竿或木料上,片距10厘米,以使通风排湿。1979年,开始推行双连座方格蔟地蚕自动上山,利用方格蔟蔟片具有展开与收折的特点,将两片同种规格的逆向折拢连接成双片,使双片展开能垂直放置在蚕座上,上蔟时,将蔟片依次排列,蔟间距1012厘米,两侧再用细绳或细竹竿把蔟片固定在蚕座上,让蚕自动上爬,进入孔格营茧。在推广方格蔟上山时,要求蔟前见熟5%时,要用蜕皮激素添食,以保证老熟齐一,温度控在25℃~26℃。

1981年吴江县实施江苏省攻关课题《提高蚕茧出丝率的研究》时,开始在庙港公社富强、庙港等4个大队推行方格蔟上山。1982年,吴江县蚕种场生产方格蔟50万片。1983年,庙港公社在全公社推广方格蔟,当年共使用方格蔟97万片,全年精上茧率达到96.92%1989年,在吴江县政协的建议下,选择梅堰、横扇乡推广方格蔟,庙港乡继续完善,上述3地共推广方格蔟387.43万片(15699.08万片,11227.17万片,108261.18万片),其中庙港121.31万片,梅堰139.52万片,横扇126.6万片。

1991年冬,吴江县设置“方格蔟厂”,采用自产与引进相结合的办法,在全县掀起推广方格蔟的高潮。是年,全县共购进方格蔟201万片,新推广8个乡镇46个村,春蚕使用率为93.7%,秋蚕使用率为82.9%19921994年,吴江市用建立方格蔟基金的办法,大力推广方格蔟结茧技术(共推广方格蔟1000余万片),达到提高茧质的目的,这在全国各蚕茧生产省(区)为首例。1995年,市、镇蚕桑丰产示范方方格蔟使用率为84.58%。后,蚕茧价格大幅下跌,为节约成本,一些蚕农恢复使用草龙蔟。

2004年,通过苏州市支农项目的投入,市蚕桑技术指导站在平望镇三官桥、龙南、秋泽村为206户蚕农475张蚕种推广方格蔟8.8万片,累计推广12.8万片。2008年起,随着蚕业相对比较效益下降,部分蚕农对蚕茧品质重视程度弱化,蚕农使用方格蔟的积极性下挫。2012年,境内方格蔟上山与草龙蔟上山两者皆有。

三、蚕病害防治

(一)清洁消毒

自古,吴江蚕农饲养的是自育土种,种性退化、病害蔓延,产茧量低,成丝质量差。自19世纪中叶发现蚕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病原菌的侵入或病毒的感染以后,养蚕才采取消毒防病的措施。

民国13年(1924)春,江苏省立女子蚕校推广部胡咏絮、费达生、许皋、张兆玲等人,至震泽区开弦弓村推广改良蚕种和养蚕新技术时,提出“蚕病可以毁家,消毒可以丰收”的口号,宣传消毒方法为:清洁与日晒;蚕室、蚕架用昇汞或漂白粉液等药品消毒,至少用生石灰块化为浓汁而用之;蚕箔、蚕绸用高温蒸汽消毒,使用锅炉或特筑消毒灶均可;共同催青室与稚蚕共育室,用福尔马林消毒。经宣传,“一呼百应,各乡都建造共同消毒灶,每届蚕期,各村皆以木船满载蚕箔前往消毒,天晴之日家家把蚕具搬在屋外。彻底清洁再行消毒。指导员竟有战地红十字会员的精神,天天到各户,件件过目,或且帮同工作”。民国2382328日,吴江县组织人力分赴各乡,进行免费消毒工作,所用药品为昇汞、漂白粉,接受消毒农户共1531户,消毒蚕具1440件,消毒蚕室共1531间。

新中国成立初期,吴江县贯彻落实“土洋结合、以土为主、由土到洋”的防病方针,全面实施群众防治为主,药械防治为辅的策略,大力推广“蒸、洗、刷、晒”等物理消毒方法,蚕室清扫做到上下、左右、前后“六面光”;蚕具做到“三洗”(粗洗、精洗、清洗)、三晒(日晒3次),随后一并对蚕室、蚕具进行全面消毒。1955年春蚕,全县用于蚕室、蚕具消毒消耗漂白粉2784公斤,硫磺13公斤。1959年,全年消毒蚕室7000多间,蚕具70万只次,并做到“两消多晒”(两次消毒,多次日晒)。

1974年,震泽、庙港、七都等蚕区的蚕农用羊粪和无毒植物枝叶(如稻草、麦秆、松树枝等)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来熏共育室和蚕室,以防治僵病。此法为蚕农自创,简单易行,防治效果较好,一直沿用。20世纪70年代,小蚕饲养推广“三专一远”(专用蚕室、专用蚕具、专人饲养,其他人远离蚕室),把消毒防病贯穿养蚕全过程,做到蚕前、期中和期后回山消毒。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集体养蚕消毒防病机制的解体,吴江县蚕桑管理部门开始摸索、注重从药品配套、方法更新、程序规范、监管联结等方面入手,建立适应家庭养蚕的消毒防病机制,消毒防病做到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1980415日,吴江县多种经营管理局下发的《关于春蚕饲养的几点意见》中,对蚕室蚕具消毒的方法与要求归纳为“一扫”(蚕室内外彻底搞好清洁卫生,彻底打扫清除污物灰尘)“二洗”(蚕室彻底清洗,达到手摸无灰尘,无附着污物;蚕具只只洗净,要件件过堂验收)“三削(刷)”(泥地蚕室内外地面刮去一层垫上新土,如水泥地要用刷子冲刷干净)“四晒”(蚕具洗净后进行日光消毒,正反面进行彻底曝晒)“五粉”(蚕室、炕床、贮桑室内外用新鲜石灰浆进行粉刷)“六消”(蚕室蚕具用1%有效氯漂白粉水进行喷雾消毒)“七熏”(炕床小蚕室用毒消散熏烟消毒一次)。1989年,针对养蚕承包到户以来蚕病逐年增加的情况,吴江县采取树典型、抽查和大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加强蚕室、蚕具彻底消毒工作力度,提高蚕茧张产量。如青云乡建立消毒日制度,由村统一组织、统一供药、统一配制、统一消毒、统一验收、统一期限开展消毒工作,效果明显,张产蚕茧量名列全县前茅。

1994年家蚕微粒子病爆发后,原蚕区域推广实施“五步消毒法”(搬、扫、洗、晒、消),蚕前对蚕室、蚕具及周围环境开展环境降毒、五联清、五联消的前三步清洁消毒工作,蚕后强化第五步工作,重点采取具体措施(洗扫清理,废蛾、废弃物、蔟具的处理,回山消毒)围歼毒源,全方位地洁净环境。

进入21世纪,消杀精为蚕室、蚕具的主要消毒药品,使用浓度为0.3%,对家蚕病毒病、真菌病、微粒子病和细菌病的病原体消毒效果好,具有消毒全面、腐蚀性低、刺激气味小、价格便宜等优点。

(二)蚕病防治

吴江县地处长江下游,春蚕期间常有低温阴雨,秋蚕期间多有高温闷热,恶劣气候对养蚕构成威胁。《陈旉农书》中有“伤湿即黄肥,伤风即节高,沙蒸即脚肿,伤冷即亮头而白哲,伤火即焦尾,又伤风以黄肥,伤冷风即黑白红僵,避此数患乃善”的记述。“黄肥”“节高”“脚肿”“亮头而白哲”“焦尾”“黑白红僵”等都是蚕病的症状。古人认为蚕病是由于饲养期间温度骤寒骤热,或湿度太大,或为冷风所吹,或因蚕沙蒸热,或因蚕室加温不当,即所谓“伤风”“伤湿”“沙蒸”“伤冷”“伤火”等所引起的。因为当时人们还不知道蚕病发生的真正原因,但强调在饲育过程中调节适宜的温度及湿度,注意除沙分箔,保持蚕座清洁等确可减轻蚕病的发生。

历史上,吴江境内家蚕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有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和微粒子病。病毒病有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等;细菌病有败血病、卒倒病、细菌性肠道病(空头病、软体病)等;真菌病有白僵病、黄僵病、曲霉病等;非传染性蚕病主要有虱螨病、蝇蛆病和化学因子中毒症等。

蚕病防治原则是“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主要防治措施是消毒、药物防治、切断传染途径。

民国13年(1924),震泽区开弦弓村指导员在蚕期中,“尤注意桑渣之处理,自消毒盛行及土种革命以后,蚕病日见减轻,蚕种毒率亦低”。但在其他地方却不然,616日《新黎里》报载:“本年育蚕期间,天时阴雨,蚕儿多患浓病空头等症而死,因之蚕讯欠佳。”民国24年秋期,县内“桑树受桑蟥为害,桑叶枯萎,蚕儿食后营养不足,蚕病发生,迭经各指导员悉心防治,幸未全部失败,尚有七成左右之收成。”

1952年秋蚕,普遍发病,蚕病大多为脓病、空头病、软化病,少数为白僵病,以大庙、震泽两区为最严重,大庙区约有50%60%的蚕户倒蚕,其中约有30%的户将蚕全部倒掉;严墓区新贤乡共有秋蚕830张大部分倒掉;全县平均张产只有56公斤;蚕桑劳动模范沈阿巧养蚕共育组张产只有7.510公斤,沈宜宝组的2.5张蚕种张产只有2公斤。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为气候干燥、高温、桑叶硬化,由于只强调稻田抗旱,对发动群众桑地抗旱力度不够。1955年春蚕,全县用于蚕体消毒消耗漂白粉1216.5公斤,硫磺39.75公斤。19575月,全县初步统计,发现蚕病的生产合作社有23个,蚕病有白僵、脓病、软化病等,发病蚕种张数为116张,经及时抢救,蚕病未造成蔓延。1959年,在营养防病添食方面,群众改变过去只重视小蚕而忽视大蚕的情况,树立从头开始、综合预防、表里兼顾、土药与洋药并用,全年使用青霉素42581瓶及各种土洋药物6252.25公斤。

1961年夏蚕期,庙港公社采取组织“医疗队”的形式,由技术人员带药上门,亲自动手,并在联三大队召开现场会,用3天时间基本制止白僵病的蔓延。1964年春阴雨,吴江县无偿发放西力生石灰防僵粉和配发砻糠作干燥材料,全县检查11265张蚕种的防病情况,其中施用防僵粉11034.5张,使用干燥材料11008.5张,防止了白僵病的大面积发生。

20世纪70年代,吴江县应用“灭蚕蝇”防治蝇蛆病,全县蝇蛆茧率控制在5%以内。“灭蚕蝇”为防治蝇蛆病的特效药,其使用方法有添食法(喷洒叶面)和喷体法(喷洒蚕体)两种,前者为500倍液,后者为300倍液。

1985年,吴江县试行技术员带药上门服务,药物供应和技术辅导相结合。1986年,全县大面积推广技术员带药上门服务,县、乡(镇)两级共经销大、小蚕防病一号46吨,氯霉素5.5万盒,灭蚕蝇药4吨,漂白粉38吨,12311631表面活性消毒剂3吨,复方402防僵粉15吨。1987年,中、晚秋病毒病暴发,七都乡两期秋蚕损失达七成。为此,1988年春,吴江县多种经营服务系统推广“种药配套”服务(蚕药款在订种时预先收缴,张种不超过10元),全县有176个村,35967张春种实行种药配套服务,推广面55.2%,共配套供应蚕药10.5万元,平均每张蚕种2.92元。是年,为保证蚕药的质量和数量,吴江县多种经营管理局创办蚕药厂,生产的蚕药在自给有余的情况下,还供应苏州市内其他蚕区。1989年,继续实行种药配套服务,分期分批送货上门,有16个乡镇,22.8万张蚕种实行“种药配套”供应,共组织供应氯霉素105.85万支,灭蚕蝇40万支,蚕康宁(表面活性消毒剂与石灰的混合液)9260公斤,蚕座净91吨,优氯净防僵粉35吨,优氯净原粉3828公斤,蜕皮激素2.4万支,总计金额62万元。

1990年,15个蚕桑乡镇23.26万张蚕种,实行种药配套,共生产组织氯霉素91.5万支,灭蚕蝇61万支,蚕康宁21.6万支(瓶),大、小蚕防病一号327.5吨,蜕皮激素7万支,漂白粉180吨,共计89.53万元。1991年起,吴江县实行“蚕药配套”,共配套蚕药小蚕防病一号70.39吨,大蚕防病一号373.44吨,漂白粉110.82吨,蚕康宁26.25万瓶,氯霉素108.72万支,灭蚕蝇54.58万支,阿托品18.48万支,蜕皮激素11.97万支,总金额114.01万元。是年起,蚕体、蚕座消毒以防病一号为主,防病一号张种匹配量提高到3公斤。1993年,全市共销售大蚕防病一号5360吨,小蚕防病一号840吨,蚕康宁31.7万瓶,氯霉素124.7万支,阿托品73.4万支,漂白粉70.5吨,蜕皮激素4.04万支,灭蚕蝇79万支,熏毒威3.1万片。1994年,全市共配套蚕药品53万元,配套率95%以上。1994年春,铜罗、青云、桃源3个镇有8个村98个组4698户蚕户,饲养的2846张蚕种发生微粒子病,造成张种少收蚕茧4.77公斤,减少收入23.5万元。19951996年春蚕微粒子病的发病之广、死亡之多、损失之惨,为吴江历史上所罕见。针对这一问题,吴江市多种经营管理局组织调查组进行实地调查,并专门邀请江苏省、苏州市主管领导、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诊断,经镜检病蚕确诊为由胚种传染的家蚕微粒子病。吴江市镇两级蚕桑技术指导站工作人员严格组织实施苏州市制定的《扑灭家蚕微粒子病的六条技术措施》,做了大量的挽回损失和扑灭病原工作,抑制了微毒的蔓延、扩散、爆发,把损失降到最低水平。1997年,微粒子病得到控制。1998年,震泽镇蚕桑站推广友好型“氯制剂”防僵粉,后逐步推广到全市。

2001年,市内推广新蚕药灭僵灵。2005年,吴江市开蚕药招标采购的先例。2008年,蚕病病原基数高,按照往年的经验和教训,一般桑螟特大发生的年份,蚕期蚕病将呈现大发生态势,据晚秋调查平均50克蚕茧中,死笼茧占21.1%,蝇蛆茧占5.3%2009年,针对大蚕期可能出现的不利环境因素,市蚕桑技术指导站及时提出要加强分批管理、要做到稀放饱食、要坚持开门开窗、要规范蚕药使用、要求把防闷防病工作放在首位。针对晚秋期可能出现的恶劣气候,发放以防高温、防蚕病、防中毒为重点的《晚秋蚕生产技术要点》。

(三)蚕中毒防治

如果有害气体和有毒物质污染了蚕室、蚕具和桑叶,黏附了养蚕和采桑人员的衣服、器具,均会使家蚕发生中毒现象。吴江蚕区在养蚕过程中有使用炭火、煤球加温习惯,如不注意通风换气和排除烟气,就会使家蚕中毒。

20世纪60年代,在横扇、庙港、震泽、平望等蔬菜密集种植地区,由于农药的使用,致使桑蚕出现中毒现象。

随着乡镇工业的发展,工业所带来的废气污染,给蚕桑业带来一定的威胁。1986年春蚕二三龄期间,吴江县发生氟化物污染的危害,14个蚕桑重点乡都有灾情,全县发春蚕种26117张,倒蚕1492张,出现空头不眠蚕12957张,蚕农损失共270余万元。氟污染暴发后,吴江县人民政府召开各类紧急会议,批转县多种经营管理局、县环境保护局《关于保障蚕桑生产的紧急报告》,暂停一部分污染严重的工厂,同时通过现场考察,送样检验,及时确诊,并采取清水汰叶,添食石灰水,改喂良桑等对策,减少蚕茧的损失。1987年,在震泽催青室开设大气氟污染监测室,下设5个监测点,指定专人负责,及时提供污染情报,以便贯彻落实各项防氟措施。1989年,全县共下发氟污染测报资料20期。

1991年,吴江县向蚕桑地区共发放彩印《氟污染防治图》1000份,把氟中毒症状和防治方法送到乡村,提高蚕农的抗氟防氟意识,测报点共测样品210只。1992年早秋,因使用杀虫双农药防治水稻纵卷叶虫,有11个乡镇发生早秋蚕杀虫双中毒。是年,吴江市氟污染监测点有34个,全年共测样品350只。

2000年,吴江市蚕户配备活叶贮桑缸,对泥土污染的三眼叶进行清洗,以防氟化物中毒。2005年春,震泽、七都和桃源镇共有14个村的春蚕发生罕见的不结茧现象,经苏州大学、中国蚕病研究所、苏州蚕桑技术指导站联合专家小组的调研、诊断,认为此病不属家蚕常规蚕病,而是化学因子积累性中毒造成内分泌紊乱症。后,通过加强消毒、防闷、防病为主的综合措施解决了问题。秋季,因水稻褐飞虱虫害特大发生而大量使用农药,造成历史上罕见的晚秋蚕大面积农药中毒,以震泽、桃源、盛泽、七都镇为较重。2006年起,稻桑混种地区禁用家蚕敏感农药。2007年,针对当年夏秋季的特殊气候及第五代桑螟提前发育的特殊性,市蚕桑技术指导站通过与植保部门协商,并在充分论证的前提下,确定晚秋蚕发种时间在95日,比2006年提早3天;协调水稻防病治虫,通过叉开农田用药时间遇家蚕低龄时期,因此减轻农药污染对养蚕的直接影响。

四、省力化养蚕

20世纪70年代后期,吴江县内乡村工业蓬勃发展,随之出现劳动力转移,养蚕缺少劳动力的矛盾日益突出,推广省力化、简易化养蚕技术成为必然趋势。1977年,苏州蚕桑专科学校在吴江县进行桑蚕全龄每日“二回育”(给桑两次)的试验。稚蚕期采用“防干育”或“炕床育”,壮蚕期采用“条桑育”,全龄每日给桑两回。结果表明全龄每日“二回育”对蚕的龄期经过、生命率、结茧率、产茧量、茧丝量均无明显不良影响。是年,全县小蚕由34回育改革为23回育。1978年春蚕开始,全县普遍实行小蚕三回育(有1/3的生产队实行小蚕二回育),大蚕定量(叶量)育的节约劳力、防止桑叶浪费的经济养蚕法。

1980年,全县实行二回育的生产队有302个,占生产队总数10%左右,二回育的实行,既减轻劳动强度,又逐步纠正稚蚕嫩叶育,推行三眼叶育,对春蚕丰收和节约用叶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时在技术操作上作较大改革:“一龄不除沙,一二龄二回育,三龄三回育,四至五龄五回育,大蚕平台育,自动上蔟等”,使每个劳动力提高了饲养量,春秋大蚕一般1个劳动力饲养1.52张蚕种,最多的有34张,并不增加劳动强度。1985年,进行省力化、简易化养蚕技术试验,提出减少给桑回数,增加给叶量和桑叶保鲜,摸索“良桑、少回、饱食”夺高产的省力化养蚕新路子,全面推广春期大蚕早、晚伐条,带梗贮藏,边喂边采的新技术,通过桑树轮伐、春伐、夏伐、疏芽摘芯,逐步实现春、夏、秋蚕大蚕“条桑育”。“条桑育”可以节省给桑时间、节省除沙用工,桑叶也新鲜。1987年,县推广稚蚕片叶“立体育”,每日给桑1次,取得省工、省叶的好成绩。1988430日,在七都乡开展的《省力化养蚕配套技术研究》课题通过鉴定。是年起,在全县推广一次性收蚁、一次性眠起处理、全龄少回育、大蚕平台育、自动上蔟等省力化养蚕技术。

2002年,吴江市省力化养蚕工程得到发展,小蚕一回育、大蚕少回育、草本化桑树采养新模式等省力化技术以点带面进行试验推广,获得成功;并在震泽镇召开立体多层平台育蚕台现场会,进行宣传发动,使省力化养蚕得到新的突破。20032012年,一次性收蚁、一次性眠起处理、全龄少回育、大蚕平台育、自动上蔟等省力化养蚕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